精彩内容:香港准资料-人民日报:有畏更要有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 ,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 、干事创业 。 ”党的纪律是约束言行的“紧箍咒”,也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有畏更有为,既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以党章党纪党规为标尺立身正行,始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又真正担得起重任 、干得了实事、造福于人民 ,凝心聚力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 。但干事担事不是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只有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 、责任抓在手中,清白做人、勤恳做事,才能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由此观之 ,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严管的目的不是让人瞻前顾后 、畏首畏尾,也不是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在明方向、立规矩 、强免疫中营造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干事环境 ,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以新作风、新作为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取得新成效、新气象 。但现实中,有一些干部顾虑“洗碗越多 ,摔碗越多 ” 、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追求“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等。凡此种种 ,都是不担当、不作为的表现,“病根 ”在于理想信念缺失,在于不能正确认识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的关系 ,长此以往必定贻误事业发展、影响工作成效 、损害党的形象。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灯塔,也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 。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首要的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蕴含其中的崇高政治理想、鲜明人民立场 、强烈历史担当 ,始终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持续激发改革攻坚 、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同时,用好党史教科书 ,主动从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中寻经验、求规律、启智慧,在思想上正本清源 、固本培元,时刻牢记“我是组织的人” ,恪守入党誓词、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规党纪 、砥砺忠诚品格,不忘“来时路”、不停“脚下步 ”,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躬身入局的紧迫感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善用人者 ,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 ,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关键要精准选人用人。一方面,要坚持重实干 、凭实绩用干部,经常性、近距离、多角度 、有原则地接触考察干部 ,既看“一时”也看“一贯 ”、既看“显绩”也重“潜绩”,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 、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推动形成能者上 、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另一方面 ,事业发展向前,探索就有可能失误 、做事就有可能出错,只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改革才能永不停顿,必须坚决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要求,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同时 ,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向泼脏水行为坚决“亮剑”,用信任和保护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心无旁骛开拓奋进、锐意进取。
越是担子重,越要爱护挑担人。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 ,在政治上多激励 、工作上多支持、待遇上多保障、心理上多关怀,让想干事 、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对于受处分的干部,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 ,既打“板子”也开“方子 ”,常态化进行回访教育,持续加强思想引导和正面疏导 ,帮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推动其从“有错”向“有为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