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曾毓群、刘永好……深市民营企业家集体发声!
民营企业家集体发声。
中共中央近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 ,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 ,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 、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
该座谈会备受瞩目 ,在业内人士看来,会议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明确信号,对稳定市场预期 、激发市场活力和增强发展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预计将成为新一轮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起点。
来自深市多家优秀上市民营企业家表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认为此次会议极大地提振了各方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这些企业家表示 ,下一步将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也主持召开党委会 ,提到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提振信心,激发活力
在市场各方看来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明确了扎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从政策层面为市场主体注入“强心针 ”。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此次座谈会对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和市场风险偏好,打消国内政策不确定的疑虑,对于市场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我们认为 ,过去一段时间,部分民营企业的无序扩张或高杠杆经营已经得到了系统性整改,未来一个阶段,对于民企‘鼓励’的态度将多于‘规范’。”
因错位发展 ,深交所多年来形成以服务民营企业为主的特点,优质民营上市公司已成为深交所市场的重要支柱。Wind数据显示,深市已汇聚约2000家民营上市公司 ,占深市上市公司数量的七成以上,市值合计近22万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六成以上 。
从上市板块来看 ,以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定位的创业板,如今汇聚的民营企业占比超八成,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中的民企家数占比超九成。
通过资本市场赋能 ,深市民营上市公司涌现出一批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 ”,培育出19家千亿市值民营上市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深市民营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7.42万亿元 ,超1500家民营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金额近4800亿元。
在历经多年发展,深市一批优质民营上市公司对于此次民企座谈会的议题有着更为深刻和直接的感受与见解 。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 ,这次座谈会的召开意义非凡,它不仅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明确表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态度 ,消除了市场顾虑,激发了市场活力;而且彰显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交互智能平板龙头视源股份(002841)董事王毅然谈到,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 ,它将为民营经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实现更大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
下一步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次参会企业主要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所属行业涵盖新能源、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机器人、消费电子、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多个重点领域 。
一名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表示,由此可看出 ,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座谈会释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鲜明信号。“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新的定位和要求将鼓励民营企业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重创新是民营企业前行之动能 。在新型举国体制中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平台企业更要在引领发展 、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春节期间 Deepseek 横空出世,再次表明中国民营企业也能在前沿科技竞争中发挥引领作用 ,而不仅仅是作为跟随者亦步亦趋。
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002594)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只有开放创新,才能让世界感受到好的产品 ,才能共同发展 。比亚迪的发展就是依靠技术创新。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工程师团队,每一项技术背后都是创新和绿色发展,都包含了11万名工程师的辛勤汗水。”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创新 ”、“研发” 、“新质生产力”是深市优质民营企业家频频提到的关键词 。
人工智能龙头科大讯飞(002230)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下一步 ,该公司将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创新上,尤其是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基于全栈自主可控硬件平台的大模型研发方面,对标全球最好水平,并在重点领域方向上形成超越和引领 ,形成“以我为主 ”的产业生态。
王毅然称,未来该公司将加大构建新质生产力,持续加大在AI、机器人、计算设备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推动更多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快以数字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带动产业链的升级发展。同时 ,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在数字化 、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工艺改革等方面持续加强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工控龙头汇川技术(300124)董事长朱兴明谈到,未来该公司将加速推进“国际化” 、“数字化”、“能源管理”等战略落地,大力投入人形机器人等潜在的前瞻领域和行业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效提升和绿色生产,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
除了前述原本在战略新兴产业深耕的上市公司外,传统行业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也认为接下来要搞好“现代化 ”,要提高创新能力。
养殖行业龙头新希望(000876)董事长刘永好表示 ,要珍惜国家的好政策,在复杂局面下不畏难、更不躺平,继续努力拼搏 ,推动企业更好的转型发展。“按照会议精神,我要继续当好老农人,培育好新农人 ,把农业干好、把猪养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民营企业应有的贡献 。”
种业龙头登海种业(002041)名誉董事长李登海称,下一步将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发创新团队和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供优良高产杂交玉米品种的民族种业 ,对国家粮食安全敢于担当,并要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一揽子政策落地可期
随着座谈会已释放积极信号,未来金融 、立法、营商环境等一揽子政策落地进展,值得密切跟踪。
前述资本市场资深人士认为,座谈会有效提振了市场情绪 ,长期影响需持续关注后续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 。
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召开党委会,会议强调 ,要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抓好“科创板八条” 、“并购六条 ”、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政策落实落地 ,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吴清在会议上还强调 ,要持续推动上市公司走访工作走深走实,及时回应关心关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支持各类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进一步助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东兴证券宏观分析师康明怡谈到,预计此次会议后,政策可能对科技产业更为倾斜 。“规模以上企业中 ,无论是新产品项目数还是研发费用,私营企业占比稳步升高,显示出民营企业在科技研发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 ,民企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突破,或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
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表示,未来有三个关注方向:一是关注全国两会 ,预计会对稳民营经济 、鼓励科技创新等有更新详细部署;二是预计《民营经济促进法》会加快发布;三是各地方跟进召开座谈会,预计会更因地制宜、突出地区重点产业方向和优势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