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政经济账
上任不足一个月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了60多项行政命令,创下40多年来美国总统上任100天内签署行政命令数量之最 。
一系列新政所涉议题看似纷繁多样,但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主线——解决财政赤字。
36.1万亿美元,是美国在1月2日正式恢复的联邦政府债务上限。36.22万亿美元 ,是截至2月12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目前,美国财政部正在采取“超常规措施”以避免债务违约 。但美国财政部警告,超常规措施可能持续多久存在“相当高的不确定性 ”——美国财政部现金余额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消耗殆尽。
2025年 ,预计将有接近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到期。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将出现历史性的债务违约 。
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希望国会在他1月20日重返白宫之前提高或废除债务上限。显然,特朗普的提议并未获国会通过。
退一步来看 ,即使美国国会今年提高或取消债务上限,特朗普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不能迎刃而解——巨量的债务必然伴随高额的利息 。
2024财年,美国政府净利息支出已经高达8820亿美元 ,利息支出增速达创纪录的34%,是预算中第三大支出项目,仅次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 ,在2024财年甚至超过国防开支。
所以特朗普上台之后持续给美联储施压,要求美联储立即下调利率。
而当前,美国通胀再度上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不急于降息”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预测 ,美国政府净利息支出2025财年将再创历史新高,逼近1万亿美元,占GDP的3.4% ,超1991年创下的3.2%这一历史纪录。
限制债务上限,可能面临政府停摆 、债务违约;放开债务上限,在当前高利率背景下 ,美国政府或将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挤压财政政策的可操作空间。
看明白特朗普手上的“账本”,就知道目前这一系列疾风骤雨般的新政 ,只是一个开始 。
“赚钱”门路
从四份行政令中,可以窥探出特朗普政府的“赚钱 ”门路。
第一份,特朗普于就职当天签署的《恢复纪念美国伟大的命名》的行政令。
这份行政令中提到 ,将北美洲第一高峰重新使用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利的名字命名。麦金利任期内以征收关税和扩张领土闻名,而这正是特朗普找到的“赚钱”门路 。
关税是特朗普眼中可以短期变现的来源。
在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特朗普说要对全世界不产自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甚至毫不掩饰地表达加征关税的目的:“这将为我们的国库注入数千亿美元甚至数万亿美元 ,以加强我们的经济并偿还债务。”
同时更名的还有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 ”,这背后也是一本经济账 。这份“改名”的行政令中明确指出:“墨西哥湾的地质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地区之一,为美国提供了大约14%的原油产量和丰富的天然气。墨西哥湾也是美国渔业的发源地 ,被公认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渔场之一,其商业捕捞量位居全美第二位,为美国当地经济贡献了数亿美元产值。”
第二份 ,1月31日签署的《通过放松管制释放繁荣》 。该行政令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规定联邦机构每制定一条新规则就要废除10项旧政策。
第三份,2月3日签署的《建立美国主权财富基金的计划》。该行政令称,这项由政府运营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工具 ,目标之一是发展机场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还可以用于“帮助美国扩大在巴拿马和格陵兰岛等地区的影响力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国将在未来12个月内成立该基金。
这一举措能使得美国政府减少依赖发行国债来筹集巨额资金。但是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通常是政府的财政盈余 ,而美国目前处于财政赤字状态,尚不清楚特朗普这一计划的资金来源 。
第四份,2月10日签署的行政命令,即时停止启动任何基于《海外反贪腐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的调查或执法行动 ,所有现有海外反贪腐案件都要进行详细审视。
在该行政命令中,特朗普批评《海外反贪腐法》针对美国公民和企业的执法过于宽泛、难以预测,损害美国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
很多著名企业曾因此法“中招” ,投行高盛曾因马来西亚的“一马案”而被罚29亿美元。
在特朗普眼中,这些美国相关企业在不同国家的贪腐行为,只是生意的一部份 。如果美国政府要“斤斤计较 ” ,将会阻碍它们在世界各地与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不利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
特朗普签署法令时表明:“这意味着美国将会有多很多生意。”
裁员节流
1月20日宣誓就职当天,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组建名为“政府效率部”(DOGE)的顾问委员会,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牵头,旨在削减政府开支 ,提升政府效率 。
裁员方面,马斯克与特朗普定下的目标是,要在几个月内炒掉几十万名美国公务员。
2月12日,特朗普发布有关外交关系的行政命令。美国国务院当天已经开始指示驻各国的美国大使馆进行裁员工作 ,包括裁减美国员工以及当地雇员 。
此前一天,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进一步推进联邦政府大规模减员工作。行政令规定 ,政府机构每有4名员工离职,才能新招聘不超过1名员工,并强制各机构与马斯克牵头的“政府效率部 ”密切合作 ,以制订大规模裁员计划,确定哪些机构部门可以直接撤销。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经出台大规模“买断”协议 ,尝试取消联邦工作人员的公务员权益保护措施,并关停部分联邦机构 。据悉,目前约有7.5万名美国联邦员工接受了特朗普政府的“买断计划”。
精简机构方面 ,美国国际开发署、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美国联邦行政研究院等被关停。2月12日,特朗普还称,美国教育部是个“大骗局”,希望能“立即关闭 ”该联邦机构 。
财政前景
“尽管政府部门打击浪费和效率低下的行为可能很有帮助 ,但在遏制正在迅速走向灾难的公共债务方面,它几乎无关紧要。”里根时期白宫预算办公室主任 、有“里根经济学之父”称号的大卫·斯托克曼(David Stock-man)如此评论特朗普的新政。“原因在于,与当前的债务轨迹和特朗普提议的减税成本相比 ,节省的金额微不足道 ”。
斯托克曼曾经为里根做了马斯克试图为特朗普做的事情 。
“MAGA的支持者们经常倡导的替代路线——打击欺诈和浪费,或通过减税和放松管制来刺激经济增长——根本无法缓解美国债务螺旋式上升的严重程度。”
斯托克曼认为,特朗普式的财政框架未来10年只会增加赤字。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对政府赤字影响最大的不是决定支出和税收的国会,而是决定利率的美联储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其新书《国家如何破产》中写道。
而当下,面对持续升温的通胀 ,美联储强调“不急于降息 ”。与此同时,鲍威尔还表达了对美国财政前景的担忧,“美国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财政道路上” 。
通胀仍在升温之际 ,许多经济学家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感到不安。美联储前副主席警告,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滞胀冲击”。
根据波士顿联储经济学家发布的分析,特朗普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可能会使核心通胀(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增加0.8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特朗普兑现其竞选承诺 ,实施普遍关税,那么影响将显著扩大。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表示,与他交谈过的企业高管预计会“100% ”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这似乎构成了特朗普当前面临的财政图景:一系列旨在开源节流的新政带来的收入 ,与巨额的财政赤字相比,九牛一毛;希望通过加征关税增加财政收入,引发通胀再度逆转、美联储降息放缓 ,联邦政府需要继续支付高额债务利息,适得其反 。
未来,如果财政赤字继续扩大 ,而美联储降息步伐放缓,特朗普将不得不面对财政与货币政策同时收紧的局面。
记者:白岩冰
文字编辑:程慧
版面编辑: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