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云、雷军同排的王兴兴,如何带领宇树科技出圈?
2月17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众多知名民营企业家齐聚一堂。与会者包括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小米董事长雷军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宁德时代(300750)董事长曾毓群、比亚迪(002594)董事长王传福、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等 。值得注意的是,央视新闻视频显示,王兴兴不仅与马云 、雷军等同时位列第一排,还在座谈会上发言。
宇树科技作为国内高性能四足/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专注于消费级和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以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自2024年12月以来,宇树科技频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24年12月23日,宇树科技旗下B2-W轮式四足机器人短视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 ,甚至获得埃隆・马斯克的点赞 。
随后,在2025年蛇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H1人形机器人身着花坎肩 ,表演扭秧歌、转手绢,再度引发广泛讨论。
2月14日,宇树科技官方微博发布了G1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跳舞视频 ,并表示“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 ”。这段24秒的视频中,G1人形机器人跟随音乐 ,流畅地完成了扭腰 、拍手、交叉步等复杂动作 。
四足机器人龙头、人形机器人明星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199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在硕士期间,王兴兴在理解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独立开发了使用低成本外转子无刷电机驱动的全自由度高性能四足机器人XDog。
2016年6月 ,王兴兴硕士期间及毕业答辩后公布的机器人测试视频被海内外多个媒体报道 。当时还在深圳工作的王兴兴决定抓住机遇,毅然辞职创业,通过天使投资创立了宇树科技。
2016年到2022年 ,宇树科技深耕四足机器人领域,先后推出Laikago 、Aliengo、A1、Go1四足机器人。如今,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不仅适用于消费级市场 ,如教育和娱乐,也能满足行业级应用需求,如复杂地形巡检 、安防等 。
根据GGII调研数据 ,2023年宇树科技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占据全球四足机器人69.75%的销量份额。
然而,国际市场上的企业如美国的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瑞士的ANYbotics等 ,在高端行业级应用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技术先进性、产品可靠性和国际市场渠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环境的巡检 、搜救、科研等多个领域。
2023年2月,宇树科技开始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2023年8月15日 ,宇树科技正式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具备当时全球近似规格最高动力性能。2024年5月13日,宇树科技发布了G1 ,起售价9.9万元。
西南证券(600369)认为,G1售价不足10万元,进入普通消费者可触及的价格区间 ,有望打破人形机器人必须在B端先落地的思维定势,加速行业规模放量节奏。
高工机器人主编潘敏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宇树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出货量处于行业前列 。
2月12日 ,宇树科技的H1和G1人形机器人在京东线上平台首发开售。其中,G1售价9.9万元,交货期为45天;H1售价65万元 ,交货期为60天。然而,产品上架不久后便被下架 。据客服解释,目前这两款机器人不再面向个人销售。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受限于软硬件技术和制造成本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仍主要集中在B端;但是随着行业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预计在2028年行业进入C端市场并且呈现爆发式增长。
核心零部件自研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乔安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上中下游 ,上游是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丝杠、减速器 、AI芯片、电机等,中游是总成或者系统模组如灵巧手、线性关节和旋转关节等,下游则是整机集成制造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 ,全球人形机器人整机公司已经超过150家,上游和中游产业链中已明确涉及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公司超过100家,其中多数公司和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合。
关于宇树科技上下游产业链 ,接近宇树科技的相关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宇树科技的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为自主研发,外部采购的零部件较少 ,但具体外采的零部件细节暂不便公开。
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陈立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宇树的四足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电机 、减速器、编码器、电机驱动器 、传感器、主控系统甚至电池,均为自主研发 。宇树人形机器人H1的关节电机、电控系统 、控制算法等 ,均借鉴了其在四足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在控制算法方面,沿用了四足机器人的成熟技术。
头豹研究院指出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中,传动系统价值量占比最高。其中,减速器与丝杠合计占比在40%左右 ,其余部件的占比则因技术路线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当前人形机器人市场尚未完全成形,竞争格局尚不明朗,具备强大软硬件自主研发能力及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 ,有望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上市公司中,长盛轴承(300718)(300718.SZ)于1月1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自润滑轴承产品上 ,但目前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低(不足1%)。
凌云光(688400.SH)则在1月22日表示,公司与宇树科技合作推出了针对机器人研发训练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凌云光自主研发的动捕系统FZMotion,适用于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场景应用。
帝奥微(688381.SH)2月12日在互动平台透露 ,其低电压/超低功耗USB3.2 Gen1 Redriver产品已应用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中,但目前销量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较小 。
截至2月17日收盘,长盛轴承股价大涨19.99% ,报收77.60元/股,总市值达41.78亿元;凌云光股价上涨4.51%,报收30.36元/股 ,总市值为5.12亿元;帝奥微股价上涨3.29%,报收21.36元/股,总市值为1.95亿元。Wind宇树机器人指数上涨5.89% ,成交额为305.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