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狂飙外卖10天:地推凶猛,和不再裸奔的骑手
它必然会大干一场 。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十天 ,是肾上腺素飙升的十天,
2 月 11 日,京东官宣进军外卖市场 ,并同步开启了 " 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 招募,几乎一夜之间,全国的地推大军就齐刷刷的行动起来了。在数字推广平台 " 任推邦 " 上 ,19 日,京东外卖的推广人数为 26000 多,到了 21 日,这个数字变成了 8 万多。
这是一场相当阿米巴的商业行动 ,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服务商海陆空集齐 。有人点对点的向熟悉的商家推销,有人利用朋友圈 ,在池子里 " 捞鱼 "。作者的一位朋友,原本是友商的城市经理,现在也开始发京东外卖的招商广告。
还有很多服务商选择了开直播 ,他们在抖音的直播间几乎是 24 小时连轴转," 白天直播招商,晚上直播招聘 " 。
林一阳就是其中一个。在林一阳的直播间里 ,聚集着来自全国各个城市的地推铁军们,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在美团 、抖音 " 开疆拓土 " 过程中出过一份力,所以早早就看到了京东外卖的机会。
京东外卖的上线 ,激活了整个外卖市场,让这个几近平衡的行业重新热闹了起来。而在京东外卖中看到机会的,不仅有商家和地推铁军,还有 " 外卖小哥 " 们 。
几乎是在京东外卖上线的第一时间 ,很多外卖小哥都开始注册 " 达达秒送 ",试跑京东外卖。一位重庆的外卖小哥试跑后,接到 " 乡村基 " 的一笔配送订单 ,配送费是 23 元,其中有 15 元是首单奖励," 配送费比其他平台要高一点 ,而且配送系统显示的配送时长也相对宽裕。"
当然,对于外卖小哥们来说,京东外卖的上线不仅仅是让他们多了一个选择 ,更重要是京东外卖提出要为全职骑手缴纳 " 五险一金 " 。这个消息在外卖小哥群体内引起很大的反响。它意味着,在这个职业诞生十几年后,千万骑手群体终于不用 " 裸奔 " 了。
种种动作均说明 ,京东搞外卖是认真的 。据媒体报道,京东外卖上线一周后,部分城市订单量增长超 100 倍。目前京东外卖已迅速在全国 39 个城市上线,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当前 ,已有近 20 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并仍在高速增长中 。
不过相比全国 1.2 万亿市场规模、用户规模达到 5.45 亿的外卖市场来说,这些数字还只是沧海一粟 ,接下来,京东必然还会有更多的动作,这场 2025 年的第一场商战 ,还将持续很多时间。
很多人认为,这场商战将给美团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也许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是饿了么 ,因为在外卖市场,美团拥有 65% 的市场份额,它的底盘比较稳 ,也必然会留出一定的市场份额,以让市场保持多边竞争的状态。
哪怕是竞争,无论在佣金侧还是骑手侧,以及未来很可能展开的用户竞争 ,京东每下一注,美团也会跟随 ,但饿了么却未必 。即便近期阿里已有重回大生态战略之势 ,但饿了么能否在重新燃起的战火中,获得足够的弹药还真不好说。
要不,京东还是把饿了么收了吧 ,这样京东可以在短期内突破市场份额,阿里也能进一步聚焦主业,也算是各得其所吧。
01
京东送外卖 ,虽然晚了一些,但的确不是一场让人感到意外的进攻。
在各大电商品牌里,京东的基本盘是确定性消费 ,说白了就是生活中最刚需、高频的产品,例如水 、食品粮油、卷纸、3C 产品和家电 。近年来,京东电商业务四面突围,但发展速度最快的仍然是确定性商品 ,比方说生鲜品和药品。由此可见,京东在满足确定性方面,有很强的心智基础。
京东当然并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这种认知 。和兴趣电商不同 ,确定性电商消费需要平台满足两个能力,一是供给,二是效率 ,既有充足的 SKU 供消费者选择,也能提供优质高效的配送体验,让消费者能获得卷纸用到最后一卷才下单的从容 ,近年来,随着秒送业务的发展,这种从容感沉淀到了卷纸的最后一节。
这种心智和外卖业务几乎是完全重合的 ,吃饭肯定是生活中最需要确定感的事情。
所以,当京东宣布要送外卖时,很多消费者会主动打开京东,去寻找外卖出口 。它最初出现在 APP 的二级秒送页面上 ,很多网友主动反馈,不好找,然后京东就给了外卖业务主页的一级入口。这种心智驱动是很多平台梦寐以求的。
所以 ,当下,对于京东来说,最需要解决的还是供给侧的问题 ,尤其是商家侧的供给,这就是为什么,短短十天时间里 ,地推大军插遍了 " 红旗 " 。
林一阳是京东外卖最早一批的服务商。据其透露,想要成为京东外卖的服务商必须是企业主体,而且要有至少十个人的团队 ,还要交十万元的保证金," 京东外卖对服务商的审核也挺严格的,成为服务商后会拿到一个 BD 码,没有区域限制 ,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商家。"
正如当年的地推铁军们靠着 " 一张嘴和两条腿 ",帮助阿里 、美团把触角深入到线下商业一样,这些地推铁军们又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商户 ,帮助京东外卖编织出一张深入到城市商业 " 毛细血管 " 的大网 。
" 京东外卖现在的优势就是 0 佣金,要给商户把这些宣传到位。" 徐浩是京东外卖的一名地推人员,他这两天尝试拜访了三位商家 ,有一位已经确定入驻,"0 佣金的吸引力还是挺大的,其他两位商家也都给我留了联系方式。"
看来京东很会啊 ,佣金问题正是外卖行业在商家侧的核心痛点,尤其在当下经济环境面临挑战时,商家对于佣金的敏感度也变得更高 ,以前,它会影响大家的利润,但现在,它可能会决定大家赚不赚得到钱。
一位在河北做过外卖的商家表示 ,其没有门店,成本相对降低,而且还是做炸串这种利润较高的食品 ,但因为抽佣太高赚不到钱,最后只能选择关店,去景区找了一份开车的工作 。
值得注意的是 ,京东给了 0 佣金政策一个时间点,这当然是为了给大家一些 " 再不入驻就晚了 " 的紧迫感,京东确实很会。
" 据说现在有上千个服务商在排队。" 林一阳说 ,因为京东外卖只对 5 月 1 号前入驻的商家免佣金,所以近一个多月是服务商赚钱的 " 黄金时期 " 。
02
京东能够顺利入局外卖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运力匹配。
收购达达之后 ,京东就打通了即配运力,近年来,京东秒送快速发展,为京东进军外卖行业实际上已经打过了前站。
财报显示 ,2024 年第三季度,达达的订单量已经达到 6.48 亿单,同比增长 36% 。可见即配运力已经成了京东非常重要的运力单元。随着外卖业务的上线 ,这种重要性还将进一步增加,此时推出为骑手上五险一金就很容易理解了。
因为,京东早就给 40 万物流一线员工上保险了 。近两年来 ,京东自建物流体系首批入职的快递员们迎来退休潮," 京东快递员养老金到账 4392 元 " 的新闻还曾登上热搜。京东 2024 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目前已经有 1000 多名在京东物流退休的快递员领到养老金了。
与快递员一样 ,外卖员也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主要组成群体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骑手数量已经超过 1000 万,但由于外卖员就业形式比较灵活 ,没有与企业建立直接的劳动关系,所以也没有纳入到职工社保体系获得保障。
这也导致外卖员群体中的绝大部分,基本处于 " 裸奔 " 状态。很多外卖员都没有医保,以前上的保险也基本局限在人身意外险 ,一旦生病,就缺乏保障了,而养老保险更是奢谈。
年老贫困、疾病是所有社会成员都面临的基本风险 ,大量返乡的农民工因为没有生活保障,只能以高龄出现在零工市场上 。但近年来,有关农民工的就业年龄开始收紧 ,解决高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迫切性大幅提高。
不难看出,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未雨绸缪 ,没病时交医保,没老时上养老险。
于是,京东在外卖业务上线的第一时间 ,就开始落实外卖员保障问题,成为第一家为外卖员们缴纳 " 五险一金 " 的企业 。同日,美团也提出为全职及稳定兼职的外卖员缴纳社保,整个行业终于跨过了那道槛 ,进入了新周期。
值得注意的事,很多人认为给骑手交社保对于平台来说,是纯粹的成本增加项 ,实则非也。须知,现在外卖市场中,众包骑手的比例非常大 ,这些骑手与平台之间构成一种松散、临时的双向选择关系 。
在为平台筹集社会化运力的同时,松散的劳动关系也造成了两大难题,第一是运力统筹问题 ,众包骑手往往会注册多家平台,谁给的钱多就跑谁家,这会给平台在忙时的运力带来挑战。
第二是疲劳管理问题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但很难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骑手在多平台接单。一家平台无论是限制接单量还是接单时长都很好操作 ,但如果骑手在这家平台下线了,就跑去别的平台接着跑,那就鞭长莫及了 。
今天 ,京东、美团等平台开始为全职和稳定兼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就在事实上与骑手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众包骑手向专职骑手转型 ,那么骑手的稳定性和专一性问题必然会大幅提高,这无论是对平台的运力统筹,还是针对全行业的积弊解决 ,都有很多益处。
03
" 只去拜访大众点评在 3.8 分以上的商家,这是硬性要求,不然审核肯定过不了。" 林一阳在招聘直播间里 ,一一回复着有意加入其团队的网友们的问题,发展 " 品质商家 " 这是他再三强调的关键问题," 如果没有大众点评评分的话,也可以看高德 、美团、抖音的评分 ,但是要在 4 分以上 。"
众所周知,大众点评点评的是堂食店,那些隐匿在街角、地下的外卖档口 ,不在该 APP 的辐射范围之内。评分从口味 、环境、服务、总体四个方面打分,在大众点评上,3.8 分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代表店铺整体表现良好,这说明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切口是品质堂食店。
这种选择当然和京东的会员特质有很大关系,业内公认 ,较其他电商平台,京东会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力更高,尤其是 plus 会员群体。
由此可见 ,京东走品质外卖路线,是与自己的基因相吻合的,但在我们看来,原因又并不仅如此 ,因为无论是中高收入人群,还是普通收入人群,大家都应该吃点好的 ,毕竟谁都不想吃到 " 幽灵外卖 ",也想少吃一点预制菜 。
当然,京东选择的这个切口 ,与近期外卖行业的低价之风有所不同,但如果所有平台都在卷低价,无疑是要将电商行业的内卷故事再讲一遍。
事实上 ,外卖行业不是没有卷过,很多互联网平台都先后对这个产业发起过进攻,抢骑手 、搞促销 ,也都曾短暂的热闹过一阵,然后就偃旗息鼓了。
因为外卖真的不好干,这是一个 " 头顶着互联网的天,脚踩着实体产业的地 " 的行业 。
外卖行业的壁垒很高 ,不仅考验企业的技术算法,还考验企业的配送体系、城市运营体系等综合能力。曾经试水过外卖的玩家们,往往止步于 " 自建运力体系 ,掌控履约网络 "。
所以,平台既要做深做实,也要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本质上 ,外卖一个刚需行业,但不是暴利行业。
不过,倒不必担心京东会浅尝辄止。这些年 ,从以自营方式做电商和自建物流体系开始,到后面做二手、秒送 、健康,以及养车等线上线下一体化项目 ,京东一直没有赚过快钱,这是一家具有相当强战略定力的公司 。
它必然大干一场,但客观上,一家店一家店的地推 ,一个骑手一个骑手的注册,一个心智一个心智的建立,业务的发展确实需要时间。
也许我们都要拉长周期去看这场进攻 ,当然,如果京东想把时间缩短一些也不是不可能,那干脆就把饿了么收购了好了。